清洁取暖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18国际清洁取暖峰会在河北雄安新区召开,会上,“煤改电”工作令人瞩目。
今年7月底,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扩大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城市试点的通知》明确提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申报范围扩展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传输通道“2+26”城市、张家口市和汾渭平原城市,三年示范期结束后试点城市城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100%。国家电网公司积极落实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以“2+26”大气污染防治传输通道城市为重点,制定实施方案,规划投资2721亿元,推进“煤改电”配套电网建设改造,服务绿色发展,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后试点城市城区清洁取暖率达100% “煤改电”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煤改电”的顺利推进,让京津冀等地区的人们感受到了雾霾天的明显减少。
在清洁发展中,清洁取暖不仅是一项重要内容,更直接关乎能否打赢“蓝天保卫战”,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在2016年12月2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今年7月底,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扩大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城市试点的通知》明确提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申报范围扩展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传输通道“2+26”城市、张家口市和汾渭平原城市,三年示范期结束后试点城市城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100%。
清洁取暖率100%的目标,意味试点城市的居民将同时享受到清洁的空气和温暖的冬天。“‘煤改电’让居民告别了煤炉取暖方式,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在清洁取暖峰会上,不少专家表示,电能在终端消费环节的转换效率和排放明显优于煤和油,环保效果明显优于分散燃烧。“电力在能源供给方面比例如果增大,非电燃料比例会大幅度减少,应尽可能减少末端化石燃料的直接使用,比如仅限制在工业生产、部分交通使用。”
截至2017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在“2+26”个城市开展居民“煤改电”,累计完成200万户改造任务,供暖面积超过2亿平方米,在北方地区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商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推广电锅炉、热泵等集中电采暖技术,累计实施1.5万个项目,推广4.3亿平方米实现电采暖,替代1.8万台、33万蒸吨取暖小锅炉,有力保障了“煤改电”后居民的用电需求。
如今,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将新能源消纳和电采暖模式相结合,深入挖掘清洁取暖潜力,实现了更深层意义的清洁取暖。在“煤改电”后的广大地区,供电能力大幅提升,居民实际用电量达到6~9千瓦,比原来高出4倍以上,居民生活中开始广泛使用电厨炊、空调、热水器等设备,即插即用、随时开断,甚至可以远程遥控,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天蓝了,屋暖了,国家电网公司新型优质电采暖服务,让电力取暖“可获得、可支付、可持续”,也让群众真正拥有了清洁温暖的冬天。